标签归档:管理

关于企业管理的思考

企业管理最牛逼的状态是一群平凡人创造出非凡的事情,指挥者激发、引导、指导、激发长处、规避弱点,让每个团队成员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与团队一起成长,实现其创作才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关于企业管理的思考插图

我个人并不是特别提倡精益模式,因为精益的管理模式是颗粒度。

但知识组织的战略工作是激发,是目标管理(教练指导),是自驱力,要多元,要收拢,要发散,所以赋能既要能自上而下,又要自下而上,要全程自驱的管理体系。

合作困境:需要突破利益交换思维来解决

合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激励人们合作比激励人们独立工作难很多。因为在合作者中,成果和责任难以划分,更重要的是,合作者往往需要牺牲一部分自己的利益。

广义来说,分工本身就是为了合作,或者说分工就是合作,企业就是一个合作系统。我们说的合作是狭义的,既部门或岗位职责无法定义或无法清晰定义的工作内容的合作问题。

合作困境:需要突破利益交换思维来解决插图

许多管理者往往把内部合作问题统统归结为“职责不清晰”,认为只要部门和岗位职责定义清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相互之间没有重叠没有交叉,合作就不是问题。

这种观点对标准化工作而言大体是对的,但对非标准化工作则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

对标准化工作,比如流水线作业,职责不清晰确实是导致推诿扯皮、合作不畅的主要原因;而对非标准化工作,比如产品开发工作,则有可能是职责不清晰,更有可能是职责过于清晰。“职责不清晰”成为了一种托词,或因无奈,或因推责。

因为非标准化的工作,比如产品开发中的硬件与软件分工,合作双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如果职责过于清晰,井水不犯河水,一定很难达成有效合作。

“职责不清晰”作为一种托词,常常会起误导作用,使企业长期陷入“职责不清——部门或职责调整——职责不清晰——”的无限循环。

PS:

我们不关注因职责定义导致的合作问题,而是在假设职责定义合理的情形下,讨论合作的问题。

继续阅读

职场避坑自救指南:新晋管理者容易犯的管理错误!

管理能力的成长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沉淀,而这种学习比学一门技术要难多了,管理就是要懂人心通人性,很多时候是要靠“悟”,抛开那些天生就知道如何管理的人,大多数人管理之路走的还是磕磕绊绊的。

曾经我也犯过很多错误(目前也遇到了新的一些挑战,后续再追加分享。),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悟出了一些门道,整理出来对于新晋管理者需要避的坑,共勉之。

#

首先,我们先界定一下什么叫:新晋管理者

这里所说的新晋管理者,是那些刚从一线提拔上来去管理一个部门,从只完成个人业绩转变成通过管理下属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人。

他们需要对团队进行绩效考核、梯队搭建、部门产出等等一些列工作。

这些人初登管理,正在跳出舒适圈,角色还在转变中,或者还没有完成管理角色的转变,更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更具有普遍性。

不是专业方面带了几个人的小组长,组长是通过个人经验对组员进行辅导,但没有人力方面的决策权,不能算管理,只能算是师父。

也不是原先是经理后被提拔成总监,或原先有管理经验空降去管理一个部门,这些人的晋升大都是因为管理能力好,做出了成绩,已经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的人,所犯的错误大多是环境、性格相关。

有的时候是一种选择的必然,包括新官上任三把火,有人烧的好有人烧不好。还有比如站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能叫犯错,更不能说容易犯的错。

#

下面,我们将从角色定位、团队服务、人员管理三个方面,列出一些新晋管理者常犯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