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转型是等死,转型可能是找死?

「阅读需时: 4 分钟」

中国有句古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当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发展。而且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困局时,就必须改变现状,进行转型。

不转型是等死,转型可能是找死?插图

疫情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困境中寻求出路。

有的企业是为了维持利润裁剪瘦身臃肿的岗位,有的企业在转型与不转型之间徘徊,转型可能是找死,但是不转型就是等死的惨烈现实背景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做出转型。

有的公司成功了,避免被市场淘汰,但是更多的是很多公司在转型中以失败结束,只能被迫裁员,甚至宣告破产进入结算程序。

——

最近互联网大裁员的消息非常火爆:

爱奇艺裁员20%到40%。

快手裁员30%,快手游戏甚至一度只留6个人。

字节跳动撤销“人才发展中心”。

……

已经陆续有十多家互联网公司开启裁员模式,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陆续会有更多的机构裁员。

总之,你需要知道的是:

1.很多大公司都准备裁员,而且是30%到40%的裁。

2.涉及很多领域,互联网、医药、教培、电商……或者会有自己的领域。

3.未来5年,这样的事情会反复发生。

为什么会裁员?

两个原因:流量到顶和35岁危机。

首先是流量到顶。

现在中国的网民已经有了12亿,基本到头了。农村老大爷都学会了上网。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流量能力已经接近峰值,没有增长空间。

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公司的战略,会从疯狂烧钱增长,到精细化运营,保留实力过冬。对于互联网这种人力成本大户,最好的方式自然是降低人员成本。

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从知识付费头部机构出来,跳槽到了字节,工资翻了2倍。

字节为什么要花这个冤枉钱呢?老子有流量,如果这个模式可以,没必要从头开始干,直接挖对方的成熟的人再做一次就好。

薪水再高,总比收购或者自己重头做好吧,时间才最金贵。高出来的部分,其实是交学费。

过去流量丰富时代,大家的逻辑都是——尽快高薪挖人。

三个月之内,榨取这个人所有的知识,然后迅速换上自己的年轻员工,并重复这个过程。

这个是一个比赛学习的过程——如果空降兵学习得快,就能够快速成长到能够值得自己工资的水平,如果原公司的人成长得快,就能迅速顶掉空降兵。

不管怎样,市场在迅速增长,组织总是收益的。

组织总有钱,发给任何胜任的人。

这构成了快速增长公司的高薪时代。

但现在增长空间没有了,这种通过“付学费”的钱没有人付了。

未来几年,大家都要通过精细化运营来赚钱。高薪时代会逐渐结束。

在这个背景下,组织要先优化哪一群人呢?

高龄、高薪已经成为高危人群。

这个年龄的人在大厂里拿着50-60万的高薪,上有老下有小,精力不足。

从组织角度看,如果要拼精细化运营,无需快速复制,的确不如20多岁,天天拼杀,而且没有牵挂的年轻人有冲劲儿。

这又导致了高薪时代终结后,对于高薪高龄人群的裁员。

所以,流量见顶,精细化运营,共同造成了这次裁员大潮。

这种情况,在未来的很多领域,会再来一次。

我想表达的是:这件事与你的能力、水平不一定相关,和时代趋势相关。

过去不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赚钱,所以现在失去的,也并不是自己能力的钱。

千万不要因为这件事,就对自己的能力怀疑,对自己的组织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