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励应该跳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阅读需时: 9 分钟」

说起激励,人们自然会想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因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无论在管理理论发展还是一百多年的管理实践中,都是一座里程碑。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改变了自泰勒以来对人性的片面假设,丰富了管理者对激励问题的认知,从而有力促成了全球组织管理实践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谈激励应该跳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插图

然而,恰恰因为其巨大的影响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内在的局限性,也深深地限制了人们的思维空间。这主要表现在其理论范式的几个基本假设。

01: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低层需要满足了,高层需要必然出现;而且,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马斯洛后来修改为部分满足),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

其实,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并不必然导致高层次的需要。

比如,马斯洛在其修正的八层次模型中,增加了审美需要,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并没有艺术的爱好,以及其他突出的对美的追求。

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会有明显的高层次需要,比如对知识的渴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等等,尽管他的低层次需要已经得到充分满足(比如一些暴发户);即使有,相对其他的需要,比如物欲,也微不足道。

所以说,低层次需要充其量是高层次需要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甚至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必要条件都不是。比如中国古代的贞女,为了自尊可以牺牲生命。

层次论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管理实践界影响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并被引申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二元思维,物质与精神被割裂对立起来。

由于物质需要的满足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而人的物质欲望又是无止境的,在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中,重心导向物质一边,以至于管理者大多把物质激励看作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激励方式,而忽略了诸如人际需要、自尊需要等等许多十分有分量的激励要素。

职场上许多人变得越来越功利,从而滋生出越来越严重的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和机会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败坏了社会风气:工匠精神不见了,专业态度淡化了,职业操守消失了,如此等等。

如果突破层次论,我们不妨把人的需要区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两大类。

生理性需要是精神性需要的必要条件,为精神性需要的呈现提供基础。

生理性需要是天生的,人的任何阶段任何状态都必须满足;而精神性需要也来自基因,但是潜在的,需要后天的诱导,或者说“构建”。

精神性需要有很多,比如人际交往、自尊、对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等等,它们没有层次因果关系,在人的特定阶段特定状态下,哪一个最突出,取决于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过往经历、知识、修养等个人因素,也取决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在现今的社会条件下,人的生理性需要可以说都得到了满足,至少职场上可以这么看。因此,应该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性需要。

这并不是否定物质需要。物质需要的说法放在这里似乎不太应景。

因为从人的角度看,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并不构成一对范畴,与精神需要对应的应该是生理需要;其次,普通理解的物质需要其实包含了许多精神需要,比如你买一辆豪车,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自尊)。

换句话说,物质需要包含了很多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在很多时候需要物质来支撑。

02:人本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隐含的另一个假设是,人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变化只服从依赖内在力量从低层到高层的更替法则,外在力量无法影响和改变。(人的所有需要都有先天的根基,是不可改变的。这里说的改变,当然不是改变这些根基,而是将它们由潜在的变为显性的,由微弱的变为突出的,是需要状态的改变)

依照此假设,企业能够做的只有被动地适应“人性”,也就是尽可能地满足人的需要,一切试图改变人的需要状态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然而,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大学生毕业时的设想是,先赚很多很多的钱,尽快实现财务自由,解决生活上的一切问题,然后再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进入社会一段时间以后慢慢发现,自己的想法很不现实,实现财务自由谈何容易;于是调整自己的想法:钱慢慢赚,该做的事还得做,该享受的还得享受。

我们可以看到,在低层次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需要已经悄悄在改变。实际上,这样的变化不仅发生中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而是几乎贯彻职业生涯的全过程,特别是在职业生涯的前中期。

显然,这种改变不是由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导致的,而是由社会文化环境所引起的。

实际上,如前面所述,人的需要,除了生理性需要无法由后天改变外,其他几乎所有的需要,都是由后天唤醒并拓展的。

例如审美需要。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审美基因,可以说人天然地具有审美需要。但这种需要如果没有后天的开发,只是初级的、潜在的,比如,普通人对他人的长相是美是丑一眼就有感觉,甚至婴儿也是如此,这是基因使然;但对艺术美的感受,不同的人可能有天壤之别:有的如醉如痴,有的毫无感觉。究其原因,是人对艺术认知的差别造成的。而这种差别显然是后天形成的:不同的教育经历,不同的生长生活环境,塑造了人的认知,拓展了人的审美天性。

实际上,不仅仅审美需要,其他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等等,莫不如此。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其需求理论的人本论假设,源于启蒙运动发端的人文主义传统,其直接来源是存在主义的人本论,马斯洛自称其心理学是存在主义心理学。

存在主义哲学相信,人是绝对自由的、自主的;人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尊从内心,向内挖掘,人可以无所不能。

实际上,需求层次论要告诉人们的是,人的心理成长,从基本需求到自我实现,以至于自我超越,遵循的是人的内在路径,外在环境只是提供了条件。这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告诉人们,人的个人特质不可改变,也不容许外界任何试图改变的企图。

受这个逻辑的深刻影响,工业革命以来的企业管理,极少有企业试图在人这个方面做文章,几乎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适应人这个客观对象上。

然而,当代主流的社会学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建构”的,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信念、态度,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人的一生无时不刻不在被社会建构。换句话说,人不可能有完全脱离社会的独立的认知、信念、态度,并且这一切在人的一生中始终随着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看来,人的需要状态,由于严重地被其认知、信念、态度所影响,在人的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保持持续的一致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承认这一点,也就是人的需要状态可以被影响可以被改变,那么,对苦于寻找有效激励手段的管理者们来说,无疑打开了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

03:人的需要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

既然是人类共有的,就可以脱离人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把人的需要独立出来进行考察。

应该承认,由于人的需要的根基是先天的,因而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实际表现出来的需要状态,却是有明显差别的。

在我们当代的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勤奋吃苦、努力赚钱,也有一些地方的人小富即安、享受第一,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他们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追求不同、需要不同。

这个假设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管理实践中影响都十分深远,它导致管理者普遍将人的激励问题与企业的文化和管理体系(激励相关的制度除外)相隔离,基本不关注文化和管理体系对人的需要乃至激励的影响,更不用说主动利用文化和管理体系去正向激发与拓展人的潜在需要,从而为有效激励服务。

04:人的行为动机是由人的需要决定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隐含的第四个假设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决定行为,既需要——动机——行为。

应该说,人类大部分行为符合这个因果链,但也有例外。比如,技术上“钻牛角尖”的人。

这种人的行为动机是多元化的,有自尊的满足,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还有使命感的驱使。

使命感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的题中之义,但使命感与其说是人的需要,不如说是人在漫长的狩猎采集生活中进化而来的一种特质,它和集体精神一样,是人类从地球所有动物中脱引而出的根本原因。20世纪蓬勃发展的进化心理学证明了这一点。使命感和人的需要一样,都是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如果把动机理解为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行为的目的,那么,这种驱动力绝不仅仅只有需要,还有人类适应自然而进化出来的其他心理机制,比如人的挑战欲、攻击性、同理心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索欲等等,也属于这一类。

突破需要决定动机这个框框,将为我们设计激励机制和管理系统打开新的空间。

尾语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全面认识把握人性、全方位设计激励系统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但其中的一些假设也限制了我们的思维。

摆脱这些假设的束缚,我们的空间会更大。针对现实的挑战,我们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

“激励”无用?恐怕是因为我们的无知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