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城市让人幸福?

「阅读需时: 6 分钟」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城市规划的书《幸福的都市栖居》,这本书从人的角度出发,回答了“什么样的城市会让人幸福”这个问题。

什么样的城市让人幸福?插图

我的生活绝大部分都是在城市度过的,从家乡的小县城,到广州、到上海、现在定居广州。

我逐渐意识到,我生活的状态会极大地受到城市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是什么?我为什么喜欢 A 而不喜欢 B?各种各样的想法在脑海里浮现又沉没,找不到头绪。

但好在我遇到了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机会告诉我自己:什么样的城市让我幸福?

城市是什么?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和可能和我一样,我们的日子绝大部分都是在城市里度过的,但城市到底是什么?

城市首先是一个大型的人类居住地,这里永久性地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在城市管理者所定义的地理边界之内,人们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

进一步而言,城市对于个人而言,不仅仅是工作、娱乐的地方,它还提供了我们尽情生活的场所,在这里你可以接受挑战、和人联结。城市的基础设施、各种各样的商业形态、大量人口所带来的冲突与机会,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能够以相对较高的自主性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一个复杂系统中,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譬如花在交通上的时间、出行选择的方式、和自然的距离、对第三空间的利用、以及基于匿名性强弱而对自己行为的改变。

我们作为个人很难改变城市的环境,我们只能选择:选择一个让自己能够幸福生活的城市。

城市应该为人而建?

首先,一个好的城市,或者说一个让人幸福的城市,一定是为人而建的。

为人而建的意思是,城市结构和道路的设计不是为车而建,而是按照人的需求来。作为行人,我能不能相对自由地在城市里行走,而非时时刻刻都需要与车辆并行?我能不能有自主性地选择出行方式,而非只能开车?路边的风景是一味的方形混凝土建筑,还是能让我一路欣赏过去的老房子?

如果按这个标准,上海可能是在「为人而建」的这一边,而诸如北京、美国的大城市,则是在另一边。

常常也有人诟病美国的城市也是这样:如果在美国没有车,就像是没有腿。美国许多城市把停车场的数量作为设计的 KPI 之一,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国有超过一百万个停车位置,平均每一辆车有四个停车位1,这意味着大量原本可以用于建造公园、游乐场、社区的位置都用来建造停车场。

相反的,上海的城市就相对更加人性化。

高楼、弄堂、租界、黄浦江,上海大部分城市景观的多样性都能持续地带给行人以新鲜感,让有人在城市里行走的冲动。

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我常常会在周末暴走,大大小小的街道走上几个小时。

也许是从南京东路一路走到静安寺,或许是在夏天的新华路骑车、又或者是在多伦路附近看看展。一路上光是视觉上能接收到的复杂性就让人沉醉,也可以选择所有能想象的交通方式去到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大浦东除外),马路也不是宽到你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到马路对面。

而阻碍你在人行道行走的,不是栏杆,而是梧桐树、卖水果的摊面、坐在路边晒太阳的阿姨。

如何检查一个城市是不是为人设计的?

看看是否能找到一条让你行走了一个小时,还不会觉得厌倦的路线;以及能否骑自行车一路骑到目的地,而不是在半路上突然没了自行车道。

通勤时间越长,幸福程度越低。

无数研究证明,一个人通勤时间的长短和幸福程度成反比,也就是说通勤时间越长,幸福程度越低。

在上海,由于城市面积大,商业中心相对集中,并且还在持续不断地扩建,所以即使是有便利的公共交通设计,诸如十多条地铁线,通勤依然是让人痛苦的。

不仅时间长,需要排队上地铁,还得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厢里待上几十分钟。

自然不应当是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

任何一点自然的存在,自然光、自然景观、城市公园、乃至城市周围的国家公园,都能够给城市生活增加幸福感。

而具有复杂的、多样的自然,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也是不同的。相比较小区里光秃秃的几棵树,大片的草坪会更好;相对于单调的草坪,在湖边的草坪会更好;相对于有湖、草的公园,很多不同种类的树和动物的公园会更好;相对于城市里的公园,森林、雪山会更好。

做个文化人。

选择在城市生活的一大原因一定是这个城市能够带给人们的精神上的满足。

除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外,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往往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场所。

我是自由的。

自主性,是人类的幸福感来源之一。

我做的这个选择是基于我自己的意志选择的吗?是我真心想做这件事,还是迫于外界压力而做的选择?

而城市之所以能够让人幸福,就来源于其所带来的匿名性,让我们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城市里的众多人口,让我们遇到熟人的几率并不高。

而在路上遇到的陌生人其实对自己也不会太过于在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重心。这样的匿名性虽然也有相应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给了每个人对于自我身份的控制感。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展现不同的自我。但同时,我们还是能够感到与人的联结,无论是和陌生人,还是和朋友、熟人。

尾语

所以,什么样的城市让我们幸福?

以人为中心建设的城市、能够以较短时间较多方式通勤的城市、有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的自然的城市、能通过各种方式联结人的城市,但同时,还是一个能让我们能够自主选择身份的城市。

但是城市生活绝不是完美,当我们选择居住在城市,我们获得了一些东西,但也失去了许多。

城市不是生活的所有可能性,乡村、村镇、雪山、草原、沙漠、大海,可能性无处不在。但无论在哪里生活,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如何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

2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阿锋`
1 年 前

城市便利,为类维持这种便利就要忍受一些不适。城市越大,通勤时间自然就越长,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工作地附近安家落户,综合因素太多。

来自上海